查看原文
其他

怀念布鲁诺•巴贝和企摄协在一起的日子

企业家摄影协会 中摄协文化传媒 2021-09-30

布鲁诺·巴贝,纽约,1966年

图片来源:brunobarbey.com


据玛格南图片社官网消息,玛格南摄影师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于11月9日逝世,享年79岁。鲁诺·巴贝(Bruno Barbey),1941 年出生在摩洛哥。曾在瑞士沃韦应用艺术学院学习摄影和平面设计,20 世纪60 年代,加入玛格南图片社。1973 年9 月,时任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巴贝作为总统府认证的新闻记者加入了随行记者团,他随身带着一大包他最喜爱的柯达克罗姆反转片,用彩色影像记录了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成为第一位使用彩色胶卷来记录中国的摄影师。2019 年 5 月 1 日至 6 日,由深圳市青年摄影家协会承办的“布鲁诺·巴贝工作坊”在深圳、汕头、潮州等地举办,巴贝受邀第二次来到深圳,开展可视坊巴贝—大师工作坊。5 月6 日,经深圳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文建军引荐,巴贝与企摄协(深圳)主席王琛交流摄影。两人相谈甚欢,国内外两种不同的摄影思想进行了激烈碰撞。

布鲁诺·巴贝为王琛送上亲笔签名还未发售的新书。


王琛与布鲁诺·巴贝在“布鲁诺·巴贝工作坊”结业晚宴相遇。
布鲁诺·巴贝与王琛等进行摄影交流,相谈甚欢。
布鲁诺·巴贝认真观看王琛个人胶片名片。
王琛为布鲁诺·巴贝佩戴协会勋章。
布鲁诺·巴贝(右三)与企摄协(深圳)主席王琛(左三)、执行主席王岩(左一)、副主席王礼贵(左二),深圳市青影协主席文建军(右二)、深圳市摄协主席赵青(右一)合影留念。     

2018年4月中旬,中国摄影家协会启动的“中外摄影对着拍”主题摄影活动,遴选了5位国际知名外国摄影家的40幅拍摄中国的作品为蓝本,其中就包括布鲁诺·巴贝的9幅彩色摄影作品。活动画册《影像见证中国 : 中外摄影对着拍》近期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书中策展人、摄影评论家尚陆追述了布鲁诺·巴贝1973年、1980年的两次中国之行:


1973年,北京,布鲁诺·巴贝和翻译人员合影。图片来源:brunobarbey.com
图 | 布鲁诺·巴贝文 | 尚陆

1973 年9 月,当时的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布鲁诺·巴贝作为总统府认证的新闻记者加入了随行记者团。蓬皮杜访华虽然是发生在著名的尼克松中国行之后一年里,但其实早在几年前,蓬皮杜便曾在巴黎亲自为改善中美关系秘密斡旋。

在这些历史时刻发生的时候,布鲁诺·巴贝就是一个关键的见证人,很多罕见的画面第一次被一个西方摄影师捕捉到。但布鲁诺·巴贝并没有止步于完成新闻报道,而是着眼于把他的中国之行的所见所闻变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纪实摄影专辑,他随着总统访华的行程记录了当时的中国人和沿途风景:从北京出发,到大同、云冈、无锡、苏州、杭州、上海和南京,一路拍摄。


天安门广场上学生们热烈欢迎法国总统蓬皮杜 ,北京,1973 年, 布鲁诺·巴贝 摄
工人们欢迎法国总统蓬皮杜的车队 ,上海,1973 年, 布鲁诺·巴贝 摄

巴贝1964 年加入玛格南图片社,1968 年成为正式成员,当时图片社里的杰出长辈已有不少人在中国拍摄过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比如罗伯特·卡帕1938 年在汉口拍摄了反对日本侵略军的抗战、亨利·卡蒂埃- 布列松在1948—1949 年期拍摄的“从一个中国到另一个中国”、马克·吕布在1957 年开始他22 次中国之旅的首访……这些早期的马格南摄影师所拍摄的中国照片都已深具个人风格,而巴贝是他们中第一个使用彩色胶卷来记录中国的摄影师。


1973 年,巴贝从取景器里所看到的是一个微妙的二分法的国度:一方面,墙上的海报和口号依旧,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的诸多琐碎细节似乎已经在预示着某种松动的开始。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巴贝的柯达克罗姆影像,既没有对现状做粉饰,也没有刻意涂黑。他小心翼翼地在构图上巧妙利用墙上那些随处可见的宣传画:比如那一排一排穿着各种各样蓝色制服的工人们好奇的神情,他们站在一个巨型的“鞍钢宪法”宣传海报下。完全不识中文的巴贝还下意识地捕获了这样一张诗意的画面:北京王府井的三个男人蹲在街边津津有味地吃着冰棍,临街的门面上有一幅大招贴,上面写着“香”;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上课时的情景,每个脸上的表情仿佛在排演墙上口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巴贝还捕获了另一组典型的画面,1973 年上海南京路上一家照相馆( 可能是王开照相馆) 橱窗里张贴了各类领导人标准肖像,7 年后,巴贝被邀请进入照相馆并记录了西式婚纱照的拍摄过程,而这类行业很快就变成一个遍布中国蓬勃发展的生意。


三个男人在“香”字下吃冰棍 ,北京,1973 年,布鲁诺·巴贝 摄
“争分夺秒奔向2000” 上海 ,1980年,布鲁诺·巴贝 摄

在田野上做早操 ,上海,1980 年, 布鲁诺·巴贝 摄
1980 年,上海一名女士在美容烫发。布鲁诺·巴贝 摄
1980 年,上海市民排队购买食品。布鲁诺·巴贝 摄
中学生, 上海,1980 年,布鲁诺·巴贝 摄
1980年8月, 上海一对新人在拍结婚照。布鲁诺·巴贝 摄

婚纱照 ,成都,1980 年,布鲁诺·巴贝 摄

1980 年,巴贝为《国家地理》杂志美国版再次来到中国拍摄,这趟他待了一个月,主要是在上海、四川、广西。他仍然用柯达克罗姆,见证了现代化的城市场景——比如上海,和内地尚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生活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上海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行人经过一幅鲜艳的大型海报,上面是进口卡车的广告。布鲁诺·巴贝诗意至极的是:在清晨薄雾笼罩中的领袖雕像前,一队自行车,完全漠视那个站在中间的成都交警,无方向地、诡异地、安静地、流畅地鱼贯而过。而用不了多久,中国便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包括上海、成都在内的大中城市都面临着交通拥堵这一现代化并发症之苦。

历史的很多转折印记,都可以在巴贝的这批影像中找到蛛丝马迹。


本期内容来源:企业家摄影协会

截稿提醒◀

金彭杯“中国生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国摄影大展



▶更多活动◀

中国摄协“在线影展”

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
 “郑和杯”大美浏河全国摄影作品展
第四届天鹅之城——中国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第二届“大美祖国” 全国摄影作品征集
2020书香满中国公益广告征集
征集 |  “重逢阿尔山·与色彩约会”全国摄影大展
征集 | 2020首届“紫金山杯”全国摄影大展
中国第18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征稿启事
征集 | “美丽北仑·小康社会”全国摄影艺术大展
征集 | 《红色印记》  “映像中国”摄影月赛

▶ 更多提醒◀
这位投稿的摄影人是故意玩儿我们吗
能不能做到认真阅读征稿启事?
不要赶截稿的最后一天投稿
关于照片说明,你怎么还不会写?
你知道浏河镇的摄影打卡地吗
这才是阿尔山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步履未停


本公众号为公益平台

图文仅供介绍知识之用

不以盈利为目的

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